崔姓源流
崔姓的始祖可追溯到姜尚,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姜子牙。他是周朝的开国元勋,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,被封于齐,为诸侯国,建都营丘。姜子牙的一脉传至齐丁公时,齐丁公的长子季子将原本应由他继承的齐国君位让给了弟弟姜乙,自己选择了崔邑(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)作为自己的居所。因此,季子的后代便以“崔”为姓,崔姓由此而来。
崔姓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。在汉晋南北朝、隋唐这段漫长的时期里,崔姓在清河、博陵两部之间的武城安平两地尤为兴盛。其后,崔姓逐渐繁衍至河北、河南、陕西、山西、甘肃等省。到了唐代,由于唐太宗的干预,崔姓在四姓次序上降至第三,但仍为当时的大姓。
崔姓不仅在汉族中广泛分布,而且在少数民族中也有汉化改姓为崔的现象。例如,在唐朝时期,朝鲜半岛新罗国就有崔姓,这是由于唐朝时期有大量新罗留唐学生,他们以唐朝宰相中人数众多的崔姓为汉姓,形成了后来的高丽大姓崔姓氏族。
在宋代以后,崔姓的分布更为广泛,不仅遍布全国各地,甚至有一些崔姓人士在清代以后移居至东南亚一些国家。如今,崔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、河北、河南等省,形成了关内鲁冀豫的崔姓聚集地区。
崔姓郡望堂号
崔姓郡望主要有清河郡、博陵郡、荥阳郡等。
清河郡:西汉时置郡,治所在清阳(今河北清河东南)。东汉时改为国,移治甘陵(今山东临清东)。
博陵郡:东汉时置郡,治所在博陵(今河北蠡县南),西晋时置国,治所在安平(今河北安平县)。
荥阳郡:三国魏时分河南郡置郡,治所在荥阳(今河南荥阳县东北)崔姓的主要堂号有“清河”、 “德星”“博陵”等。
崔姓名人录
崔姓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,如清官崔篆、文学家崔骃、书法家崔瑗、政论家崔寔、诗人崔颢、崔护等,他们都是崔姓的骄傲,也为崔姓的繁荣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崔姓代代有名人。春秋时齐有大夫崔杼。东汉有学者崔、生崔。南北朝时北魏有大将军崔浩、著名学者崔俊。
崔姓到了唐代最为显赫,据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记载,崔氏在唐代先后任宰相者共有27人,当时天下有“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”的谚语,崔为众姓之首。时有诗人崔护、崔颢;太子少保崔琳,与弟崔圭、崔瑶官皆三品以上,世称“三崔家”
还有被武后器重的中书令崔玄吨,以诛张昌宗、张易之功,为中书令,旋又拜为博陵郡王;被宣宗赞为“可为士族法”的崔部一家兄弟六人均位列三品;河南尹崔纵引伊、洛水溉高地,时人称便,拜太常卿,封常山县公。
宋有名画家崔白,保大军行军司马崔颂,观文殿大学士崔与之,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崔敦礼;中书舍人崔诗,著有《玉堂类稿》;还有崔遵度、崔子方,龙图阁学士崔公度。明有南京户部尚书崔恭、礼部右侍郎崔桐,尚书崔尚,安庆卫指挥史崔文及画家崔子思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